我是麻埠鎮全山村的李*,今年68歲,孩子們都在外地打工,以前啊,做飯是個麻煩事,年紀大了手腳不利索,一頓飯折騰半天,有時候干脆湊合著吃。自從村里建了農村幸福院,我這日子可舒坦多了!?
以前,我一個人在家,做飯吃飯都是個麻煩事兒。做少了吧,沒啥花樣,天天就那幾樣;做多了呢,吃不完又浪費。現在可不一樣嘍,村里有了幸福院,兒子幫我在飯卡里充了錢,每天到點就去那兒吃飯。食堂的師傅們做飯可用心了,每天變著法兒給我們弄好吃的,頓頓有葷有素,營養搭配得可好了。就說昨天吧,有紅燒肉、炒時蔬,還有個鮮美的雞蛋湯,味道好極了。價格也實惠,像我們這樣60歲以上的老人,一頓飯只要花五塊錢,就能吃得飽飽的、舒舒服服的,再也不用為了一日三餐發愁了。?
幸福院可不只是吃飯的地兒,還是個好玩的地兒。吃完飯,大家伙兒就在一塊兒嘮嘮嗑、下下棋、打打牌。我們村老張頭,那象棋下得可厲害,以前在家都沒人跟他好好切磋,現在在幸福院,天天都能找到對手,殺得那叫一個過癮。還有些老姐妹,喜歡聚在一塊兒跳跳廣場舞,雖然跳得比不上城里那些人專業,可大家都跳得樂呵呵的。有時候,村里還請人來在幸福院唱戲、放電影,大家搬著小板凳,坐在一起,邊看邊聊,就跟回到了小時候一樣。?
而且,在幸福院,我認識了好多以前不太熟的鄉親。大家年齡相仿,經歷也差不多,有說不完的話。以前一個人在家,心里有啥事兒都沒處說,現在在這兒,每天都能和老朋友們交流交流,分享生活中的點滴,誰家里有點啥困難,大家還能互相幫襯著。上次我不小心扭了腳,行動不太方便,一起在幸福院吃飯的老孫,每天都幫我把飯菜帶回來,還經常過來看看我,真的特別感動。這種鄰里之間的情誼,在幸福院體現得淋漓盡致。?
咱這幸福院,背后可離不開政府的支持。院里和鎮上的衛生院合作,定期有醫生來量血壓、測血糖,要是有點頭疼腦熱,院里的人還能幫忙聯系醫生。聽說建設幸福院花了不少錢,從場地的選址、房子的改建裝修,到里面設施的配備,都是政府在操心。為了讓我們吃得好,還專門補貼食堂,讓飯菜價格實惠又美味,政府還經常派工作人員來了解我們的需求,看看有啥需要改進的地方。這一樁樁、一件件,都是為了我們這些老人能過得舒心、幸福。?
要我說啊,這幸福院真是辦到我們老人心窩里了!它解決了我們生活中的難題,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,讓我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,也讓我們的村子更有凝聚力了,咱們農村老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樣,過上舒心日子。希望以后這樣的好政策越來越多,讓更多的農村老人都能享受到這份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