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黃志香,今年63歲,肢體殘疾,兒子常年在外,留下我和老伴王應懷留守在家。老伴身體康健時,一直從事著村級公益性崗位的保潔工作,做一些零工、散工,賺取微薄的工資以維持生計。去年他突然中風,造成了身體偏癱,無法繼續工作,家庭情況“一落千丈”。
村書記方臨畏了解到家里的困難后,他第一時間到家里走訪,并上報了鎮政府。后續經辦人員核實具體情況后,告知我收集好醫療票據等相關材料,并積極幫助我爭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。村書記和經辦人員鼓勵說:“你不要太難過,要相信黨和政府,更要有信心,讓他也積極配合進行康復治療,我們回去抓緊按照程序辦理低保,后期有了低保政策,他看病過程中的醫藥費用報銷比例會提高,同時每月還有補貼。我們會持續關注你家后續情況,有困難找村里和政府,我們一定會盡全力幫助你的。”不足月余,村民政專員通知我家可以享受低保了,每月低保金合計有540元。當我看著銀行流水顯示第一筆低保補貼金額到賬時,我終于松了一口氣。
感謝黨和政府,讓我能夠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這樣好的民生政策,對未來生活重燃希望。30項民生實事真正做到了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,實實在在暖人心。
為進一步掌握低保家庭人口、收入和財產等變化情況,落實好動態管理,切實做到保障對象有進有出。王氏祠村將低保動態復核工作列為重點工作來抓,召開相關會議部署低保動態復核工作,細化工作任務,壓實工作責任,并就重難點問題的解決方法提出相關建議,要求嚴格遵循“應保盡保、公平公正、動態管理、統籌兼顧”的原則,全方位、多渠道掌握家庭細節,杜絕優親厚友、“關系保、人情保”的問題,避免“錯保、漏保”現象發生,確保應納盡納、應退盡退。嚴格按照“公平、公正、公開”的原則對村內低保和特困供養戶進行全面核查,筑牢民生的“保障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