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金寨經濟開發區為全面鞏固綠色園區創建成果,深入動員各企業常態化開展環境整治,進一步提升企業形象,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與維護管理力度,持續優化園區生態環境,初步形成了企業內清“小環境”、園區外修“硬環境”、協同共享“好環境”的良好格局,為園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環境保障。
動員企業主動參與,清潔廠區“小環境”。為進一步增強生態環保意識,督促企業落實污染防治主體責任,壓緊壓實“一崗雙責”,于年初印發《進一步推深做實經濟開發區網格化包保工作實施方案》,將轄區劃成13個片區由14個部門包保,明確包保任務和工作職責,要求各部門確定專人分管,明確聯絡企業經辦人員,適時組織人員入企宣傳政策、收集訴求、協調對接等,常態化督促企業開展環境衛生、標識標牌、毀綠種菜、養殖畜禽、亂堆亂放等自查自糾,發現私搭亂建、污水外溢、垃圾堆積等問題立即整改,始終保持企業整潔、衛生、有序,樹立企業良好形象。各片區采取“紅黑榜”的方式每季度比選出“最清潔企業”“最不清潔企業”各1家,倡導企業落實“門前三包”責任制,適時組織觀摩活動,倒逼企業保持干凈整潔環境,切實繃緊企業保持優良環境“自治力”這根弦。
爭取資金加大投入,修復生態“硬環境”。為主動補齊文明創建市政短板,辦好民生實事。日前,開發區爭取縣財政234萬元資金對榮豐紡織、賽拉弗、浩博紙塑等企業剛完成建設的8處路段綠化美化及時跟進,確保新廠新景象,增強企業文化“軟實力”。已爭取建設資金正在對凸凹不平的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進行修整、對缺失的綠化帶和草坪進行修復,進一步完善道路通行條件、補強綠化弱項;利用交通專項資金建成金剛臺路、南溪路,進一步完善園區交通路網;正在委托縣法院協調富熙等5家紡織企業共同修復生態山體,共同保護青山綠水;聯系縣重點處已清理加固仙花河、友誼渠等重點水系河堤,全面開展邊坡、河道治理,扎實修復生態基底,牢牢守護綠水青山。
協同推進環境整治,共享文明“好環境”。為共建宜居宜業的綠色園區,開發區城管局聯合規劃建設局定期集中約談在建項目企業負責人,明確指出部分施工單位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,如裸土未實現全面覆蓋、未落實濕法作業、車輛未及時沖洗、未達到建筑工地揚塵防控“六個百分百”要求等,督促各企業要認真反思當前環境管理狀況,切實履行主體責任,不斷完善環保管理制度,舉一反三,深入開展自查自糾,持續提升環境管理能力。城管、交警等職能部門定期協助包片部門開展片區文明創建,整治占道堆放、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,保持園區道路清潔衛生、交通有序。開發區環境工作站對個別企業存在除塵設備運行維護效率低、廢氣收集不全面、廠區內揚塵無組織排放等環境管理不規范的問題進行即查即處。開發區自然資源分局積極探索閑散“邊角地”土地資源的整合再利用,在充分征求企業和群眾意見的基礎上,將馬鬃嶺路與江天路交口、東干渠沿線等重要節點的邊角地、空閑地進行再規劃,建成口袋公園、小廣場、運動場、公共停車場等,置入工會驛站、志愿崗亭、公安交通執法站等配套設施,打造充滿休閑體驗的綠色低碳空間,切實解決群眾煩心的休閑活動場地少、停車難、環境臟亂差等問題,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,切實提升生活品質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